您当前的位置 >> > 广东信息港 > 商道商讯 >

锂电池失效的原因一般是什么呢

2020-08-07 16:40 | 来源:

  锂电池为什么会失效,失效的原因是什么,你知道锂电池在使用中为什么会出现失效的情况呢?失效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关于这点我们广东锂电池厂家来分享给到大家!

280x170(1)

  锂电池失效的分类

  为了避免上述出现的性能衰减和电池稳定性问题,开展锂电池失效分析势在必行。锂电池的失效是指由某些特定的本质原因导致电池性能衰减或使用性能异常,分为性能失效和稳定性失效。

  常见锂电池失效的分类

  锂电池失效的原因

  锂电池失效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主要指的是失效的物理、化学变化本质,研究尺度可以追溯到原子、分子尺度,研究失效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变化。

  外因包括撞击、腐蚀、高温燃烧、人为破坏等外部因素。

  锂电池常见失效表现及失效机理分析

  容量衰减失效

  “标准循环使用时长测试时,循环次数达到500次时放电容量应不低于初始容量的90%。或者循环次数达到1000次时放电容量不应低于初始容量的80%”,若在标准循环范围内,容量出现急剧下滑现象均属于容量衰减失效。

  电池容量衰减失效的根源在于材料的失效,同时与电池制造工艺、电池使用环境等客观因素有紧密联系。从材料角度看,造成失效的原因主要有正极材料的结构失效、负极表面SEI过渡生长、电解液分解与变质、集流体腐蚀、体系微量杂质等。

  正极材料的结构失效:正极材料结构失效包括正极材料颗粒破碎、不可逆相转变、材料无序化等。LiMn2O4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因Jahn-Teller效应导致结构发生畸变,甚至会发生颗粒破碎,造成颗粒之间的电接触失效。LiMn1.5Ni0.5O4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发生“四方晶系-立方晶系”相转变,LiCoO2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Li的过渡脱出会导致Co进入Li层,造成层状结构混乱化,制约其容量发挥。

  负极材料失效:石墨电极的失效主要发生在石墨表面,石墨表面与电解液反应,生产固态电解质界面相(SEI),如果过度生长会导致电池内部体系中锂离子含量减少,结果就是导致容量衰减。硅类负极材料的失效主要在于其大的体积膨胀导致的循环性能问题。

  总结:关于锂电池为什么会失效的原因我们就介绍到这里了哦,更多的相关信息都可以关注我们锂电池厂家哦!~

文章相关标签: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合作伙伴 | 意见反馈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2009-2019 tame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广东信息港保留所有版权 粤ICP备1000624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