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
当导演这件事
对我本身来说意义不大
在不久前刚落下帷幕的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黄渤凭借电影《冰之下》拿下金爵影帝。这两年黄渤一直在有计划地减产,不仅在试图避开“50亿影帝”、“票房良药”等这些封号的“绑架”,也在通过放缓速度,回归演员的本心。
在电影圈散步两年,回来就拿了个最佳男主角,黄渤在获奖感言时调侃说演喜剧没出息,但是放心吧,他才不会和喜剧离婚呢。第三季《极限挑战》第二期,黄渤因为执导自己的导演处女作缺席录制,而他在忙的这部作品正是一部喜剧。“其实是我2010年就想启动的项目,终于在今年拍摄完毕。对自己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交代。”
南都:你说过,这两年,你离沸腾的电影市场稍微远了点,静下来做了些尝试。这两年,除了参加真人秀,还做了哪些值得回味和纪念的事情?
黄渤:这两年作品量减少,拍了两个不同于以往类型的电影,都不是以往大家熟悉的喜剧类型,自己也拿出了大部分的时间,做了剧本创作跟项目创作。
其实是在2010年就要启动的项目,终于在2017年拍摄完毕。对自己来说是一个阶段性的交代,我觉得每个阶段都反思一下,是好事儿。在高节奏的运输带上一直这么跑着,我觉得对于文艺工作者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儿。可能自己也过了最年轻、最拼命、最想冲的那个时间,反而觉得有的时候转过头来思考一下、琢磨一下,寻找一下什么是你最喜欢、最想要的东西。
南都:突然刹车会让你觉得焦虑吗?
黄渤:会,你会面临这个焦虑。但是还好,这就是个过程。有的时候高节奏的工作带来的焦虑和状态,反而不是太好。
南都:高节奏工作让你焦虑的时候,你做什么来排解压力?
黄渤:没事儿多跟朋友聊聊天儿、多跟朋友聚聚。每天不要陷在单一的节奏里,包括最忙的时候,哪怕已经工作十七八个小时,回到房间哪怕自己倒一杯红酒,看点别的东西,甚至上网听点节目、小说也好,脑袋要完全换另外一种东西。生活中也是一样,不能老沉浸在一个节奏里。
相对于大众来说,这是一个挺难得的、有趣的工作,每天的变化、新鲜程度、创造性和给你带来的满足感,真的是一个很难得的工作。但是这么好的一个事情,越做觉得越烦躁、无聊,那就是出现问题了。所以要选择一些不同的东西来填充自己,填充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方向。
南都:黄磊说你很能干,画画、拍照、手工,什么都行,你从飞速的频率上停下来,用什么休闲方式缓冲、刹车?
黄渤:停下来本身就是一种休闲。其实休闲时间也不是很多,比如说一部戏,我可以给到5个月,包括前期准备都可以给很长时间,这好像回归到了演员的本质上。(可)我们现在经常是,你想拍的话,一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对方都能答应,但这对自己来说,不是一件值得做或者有意义的事情。回来一下,我感觉挺好的,尤其到了现在这个阶段,作为一个电影人,中国电影圈对你来说,你应该做哪些事,哪些是责任,哪些对你来说是有意义的事,值得琢磨一下。
南都:你有一个著名的“第四名论”,你说,拿到第四就好了,为什么?当导演,也要第四名吗?
黄渤:做导演我没想第几,这件事本身对我来说意义并不大,可能这辈子就导个三两部电影,但肯定不会是一部接一部。如果感兴趣、有表达欲、每天都沉浸于此,那可就最好,如果是为了第几而去做这个事儿,那我还是踏踏实实演戏就好,去做这么多辛苦的事情就不适当了。
黄渤VS小S
小S:不准有胸部比我大的女生出现!
黄渤:所有的女生都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