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背受敌
退保规模急剧增加,保费收入主要来源的万能险销售却在下降,直至近期被监管叫停,资金弹药库受制,对于前海人寿来说,如今可能正面临着腹背受敌的窘境。
不过,与同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前海人寿的退保率并不是最高的,甚至处于较低水平。公开信息显示,2014年,全国寿险公司退保金额3230.9亿元,同比增长69.5%,退保率为5.71%;2015年有数据可查的64家寿险公司的退保金合计约4004.37亿元,退保率约为4%。
广东金融学院保险系主任罗向名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全行业平均退保率在5%上下波动,但部分险企的退保率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年报披露信息显示,2015年,中国人寿退保率为5.55%,新华保险退保率则为9.3%,而2014年,新华保险当期确认已赚保费1093亿元,但退保金额却达到了490亿元。
“大规模退保对保险公司来说是有问题的,跟银行发生挤兑是一样的,会对现金流产生很大影响。”上海师范大学投资与保险系副教授黄建中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称,退保也要看具体情况,需要进行纵向比较,如果退保率较高,但一直保持平稳,问题可能不大,但如果突然大幅增加,而且持续上升,则会对险企流动性产生显著冲击。
2016年,前海人寿不但退保金快速增长,而且持续上升。根据前海人寿披露,今年一季度末,其退保金为21.67亿元,二季度末则为30.41亿元,三季度末退保则为62.9亿元。据此计算,其二、三两个季度的退保金分别为8.74亿元、32.49亿元,其中三季度增长尤为明显。
退保金突然大幅增加的同时,前海人寿的万能险保费收入却在显著回落。一季报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前海人寿万能险规模保费收入328.3亿元,同比增长120.45%,二季度、三季度末分别为436.03亿元、621.4亿元,同比增长64.86%、45.44%。二、三两个季度,万能险保费收入不但增速逐季大幅下滑,收入规模也只完成约108亿元、185亿元。
“突然出现大规模退保,基本上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产品设计存在问题,引发短期退保纠纷;一种是产品设计过于激进,承诺回报、收益过高,但在长期低利率的环境下,最终收益未达预期,引起投资者退保。”罗向名说,如果只是某个时点出现大规模退保,并不能说明太大的问题。
而问题也正在于此。一方面,万能险保费收入持续下滑,直至近期被监管叫停,另一方面却是退保持续上升。罗向名、黄建中均认为,万能险等理财性质的短期产品,对激进的中小险企来说,就如同“水龙头”一样,如果水龙头越来越大,在长期低利率的环境下,前期投资必然会增值不少,收益自然可以覆盖资金成本,足以吸引更多资金,但目前,投资收益并不太理想,而万能险被叫停,等于自来水全部断掉,将会对相关险企产生极大的资金压力。
对前海人寿来说,已然开始面临这样的窘境。一季度是保险销售的旺季,万能险被叫停之后,明年前海人寿将错失产品销售高峰期,大大降低筹集资金的能力;而另一方面,未来其将面临更为集中的退保压力。此外,中金公司此前在一份研报中分析,国内万能险保单实际持有期限为12个月左右,而今年一季度,正是前海人寿万能险销售最多之时。在资金来源减少的情况下,其资金必将更为紧张。
资金压力几何
现金流最重要的来源被掐断,退保金额急剧上升,如何维持流动性,并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资金需求,似乎已成为摆在前海人寿面前的迫切问题。
前海人寿10月30日披露的偿付能力充足率报告显示,截至三季度末,其净现金流为185亿元,好于二季度末的91亿元,现金流状况有改善的迹象。而2015年,其经营、投资产生的净现金仅为38亿元左右,筹资产生了109亿元净现金流。